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般若寺

· 张翥
螮蝀横当道,蜿蜒下汇潭。 幽光飞睒睒,危构郁耽耽。 鸟下窥寒瀑,樵回带夕岚。 遥知说法处,来作老人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螮蝀(dì dōng):彩虹。
  • 睒睒(shǎn shǎn):闪烁的样子。
  • 耽耽(dān dān):深邃的样子。
  • 夕岚(xī lán):傍晚的山间雾气。

翻译

彩虹横跨在道路上,蜿蜒向下汇聚到深潭。幽暗的光芒闪烁,危险的结构显得深邃。鸟儿飞下来窥视寒冷的瀑布,樵夫回程时带着夕阳下的山雾。遥想那说法的地方,似乎是来此参拜的老人的场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衡山福严寺般若寺的幽静景象,通过彩虹、深潭、寒瀑、夕岚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螮蝀横当道”和“蜿蜒下汇潭”生动描绘了彩虹的壮丽与潭水的深邃,而“幽光飞睒睒”和“危构郁耽耽”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神秘而深邃的感觉。后两句“鸟下窥寒瀑,樵回带夕岚”则通过鸟和樵夫的视角,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最后两句“遥知说法处,来作老人参”则带有一种宗教的虔诚与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般若寺的敬仰之情。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