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杂兴

· 王洪
驿路出名郡,维舟淮水隈。 春山对海尽,暮雨送潮来。 击榜客宵济,鸣钟城旦开。 言从省方狩,不是弃繻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驿路: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 维舟:系船停泊。
  • 淮水隈:淮河弯曲处。隈(wēi),弯曲的地方。
  • 击榜:划桨。榜(bǎng),船桨。
  • 宵济:夜间渡河。
  • 城旦:古代一种刑罚,指白天守卫,晚上筑城。这里指城门早晨开启。
  • 省方狩:巡视四方,进行狩猎。省(xǐng),视察。
  • 弃繻回:繻(xū),古代出入关卡的帛制凭证。弃繻回,指放弃使命返回。

翻译

我行走在著名的驿路上,将船停泊在淮河的弯曲处。 春山一直延伸到海边,傍晚的雨带来了潮水。 夜晚,我划桨渡河,清晨钟声响起,城门开启。 我此行是为了巡视四方,并非放弃使命返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春山对海尽,暮雨送潮来”一句,以春山、暮雨、潮水为元素,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旅途中的壮阔与变幻。后两句“击榜客宵济,鸣钟城旦开”则通过动作和声音,传达了时间的流转和旅途的艰辛。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的使命感,强调了此次出行的目的和意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深刻体验和对使命的坚定执着。

王洪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