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瑗

· 岑参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堂:指父母。
  • 重蜃气:形容楼台高耸,如同海市蜃楼般虚幻。蜃(shèn)气,即海市蜃楼,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古人误以为是蜃(传说中的海中怪兽)吐气而成。
  • 邑里:指城镇。
  • 鲛人:传说中生活在海中的半人半鱼的生物。
  • 三山:指传说中的海上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山脉,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 宝玉:指珍贵的宝石和玉石。

翻译

你选择了遥远的南州担任尉官,家中高堂上还有年迈的父母。 那里的楼台高耸入云,仿佛海市蜃楼般虚幻,城镇中还传说有鲛人出没。 海风带着三山的雨雾,使得天空显得阴暗,而五岭的春天却是花光明媚。 这个乡里盛产宝玉,但请千万不要因此而厌倦清贫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送别友人杨瑗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杨瑗所去之地的奇特景象,既有海市蜃楼般的楼台,又有传说中的鲛人,还有阴暗的海上雨雾和明媚的五岭春光。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祝福,同时也劝勉友人即使身处富饶之地,也要坚守清贫,保持廉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岑参诗歌的独特魅力。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