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客舍歌

· 岑参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誇数钱。 酪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邯郸(hán dān):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
  • 丛台:古代邯郸的一处名胜,现已不存。
  • 漳水:河流名,流经邯郸。
  • 酪酊(lào dǐng):形容醉酒的样子。
  • (lú):古代酒店中放置酒坛的土台。

翻译

客人从长安来,骑马行走在通往邯郸的道路上。在丛台下感到伤心,那里一带长满了蔓草。 客栈的门对着漳水,垂柳下系着钓鱼的船。邯郸的女子夜晚卖酒,对着客人挑亮灯火,炫耀着数钱。 醉得酪酊大醉时正是正午,一曲狂歌后在酒垆上睡着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诗人岑参从长安来到邯郸的旅途经历和所见所感。诗中,“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客栈的景象和邯郸女子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旅途中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生活的观察。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