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注释
- 处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 儒术:儒家学说,这里指学问。
- 挟车辀:挟持车辆,形容处士行动迅速有力。
- 坛宇:指学问的领域。
- 符彩:光彩照人的才智。
- 酋酋:高远的样子。
- 超超:形容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跪履:跪着穿鞋,表示尊敬。
- 建筹:筹划,谋划。
- 拱两手:双手合十,表示拒绝。
- 掉头:摇头,表示不同意。
-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指祭祀。
- 捧俎豆:指参与祭祀活动。
- 横戈矛:横持戈矛,形容战斗的姿态。
- 祥云:吉祥的云彩。
- 献酬:献酒酬答。
- 胡罽裘:胡人的毛皮衣。
- 歌阕:歌曲结束。
翻译
处士精通儒家学说,行动迅速有力如同能挟持车辆。他的学问领域宽广而有序,才智光彩照人且高远。他不爱好耕种和庄稼,也不乐意干涉王侯的事务。四十多年来,他自由自在地四处游历。在元和五六年间,他客居在幽魏州。幽魏州有许多壮士,他们的意气使得处士愿意停留。刘济愿意跪着为他穿鞋,田兴请求他筹划大事。处士双手合十,笑着摇头拒绝。从此他向南走,寻找山川,进入了罗浮山。他希望能学习长生不老的药方,大致了解其来历。然后他在孩童的头顶上,轻轻地抽出黑色的头发。我作为一个八品小吏,在洛中如同被囚禁。突然遇到冀处士,感觉豁然开朗,如同登上高楼。我拂去床榻上的灰尘请他坐下,十天里我们不停地交谈。我们讨论现在的星辰灿烂,考古的寒风刺骨。我们探讨治乱的根本,话题相互牵引。武事如何骏壮,文理如何优柔。颜回捧着祭祀的器具,项羽横持戈矛。祥云围绕着毛发,高浪打开咽喉。但这些只能感动神鬼,难以用来献酒酬答。他喜欢进入天子的梦中,刻画形象来满足你的需求。为何要去吴会,想要乘船漂浮在沧海之上。我赠给他蜀马的鞭子,配上胡人的毛皮衣。饯行的酒装满了三斗,东郊的黄叶密布。我感动得流泪,你高歌回应。嵩山高达万尺,洛水流淌了千秋。往事不可追问,天地空旷无垠。四百年的炎汉,三十代的宗周。二三里的遗迹,八九座的高丘。人生在世,何必多悲愁。歌曲结束,我们解开牵绊离去,这确实不是我们这类人所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处士的非凡气质和自由精神,通过对比处士与世俗的差异,展现了处士的超然态度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杜牧通过对处士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知识和远大理想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杜牧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