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咏混元皇帝

· 吴筠
太伯全至让,远投蛮夷间。 延陵嗣高风,去国不复还。 尊荣比蝉翼,道义侔崇山。 元规与峻节,历世无能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伯:周太王的长子,因让位给弟弟而远走他乡。
  • 全至让:完全的让位。
  • 蛮夷:古代对边远地区非汉族民族的称呼。
  • 延陵:指延陵季子,春秋时期吴国贵族,以让国闻名。
  • :继承。
  • 高风:高尚的风范。
  • 去国:离开国家。
  • 不复还:不再回来。
  • 尊荣:尊贵的地位和荣誉。
  • 蝉翼:比喻极轻极薄,此处指尊荣的微不足道。
  • 道义:道德和正义。
  • :相等,等同。
  • 崇山:高山,比喻道义的崇高。
  • 元规:指道德规范。
  • 峻节:高尚的节操。
  • 历世:历代,世世代代。
  • 无能攀:无人能够达到。

翻译

太伯完全让出了王位,远赴蛮夷之地。 延陵继承了这种高尚的风范,离开国家后不再回来。 他们的尊荣如同蝉翼一般轻薄,而道义却如同高山一样崇高。 他们的道德规范和高尚节操,历代无人能够达到。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太伯和延陵的高尚品质和让位精神。通过对比尊荣与道义的轻重,强调了道义的崇高和不可攀。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如将尊荣比作蝉翼,道义比作崇山,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两位高士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和正义的追求与推崇。

吴筠

吴筠

唐华州华阴人,字贞节。通经义,善文辞。举进士不中,隐居南阳倚帝山为道士。玄宗天宝初召至京,敕待诏翰林。献《玄纲》三篇。每开陈,皆名教世务,以微言讽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于帝,遂固求还嵩山。后东入会稽剡中卒,弟子谥为宗元先生。善诗,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