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彦昭书巢

· 黄玠
郑生结屋名书巢,岂欲巢居似巢父。 风南枝北两相忘,焉用缪绸开牖户。 我闻在昔巢父时,大道何曾立言语。 只从书契造文字,后来作者多如雨。 生今所藏竟何书,吾欲沧浪濯缨去。 尽令无用束高阁,坐使民风返淳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缪绸(móu chóu):指细致的绸缎,这里比喻精心的布置。
  • 书契:古代的文字记录。
  • 沧浪:指江河,这里比喻洗涤心灵。
  • 濯缨:洗涤帽带,比喻净化心灵,源自《楚辞·渔父》。
  • 束高阁:比喻将书籍闲置不用。

翻译

郑彦昭建造了一个名为“书巢”的小屋,他希望自己的居所能像古代的巢父那样简朴。屋内南风北枝,自然相融,无需精心布置窗户和门。我听说在古代巢父的时代,大道不言而喻,自从有了文字记录,后来的学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郑彦昭收藏了哪些书籍呢?我想要去江河洗涤心灵,将那些无用的书籍束之高阁,让民风回归淳朴古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郑彦昭“书巢”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书籍的珍视。诗中“缪绸开牀户”与“书契造文字”对比,突显了作者对自然与文字的深刻理解。末句“尽令无用束高阁,坐使民风返淳古”则寄寓了作者对社会风气回归淳朴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