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毛行九兼寄其从父子霞

仆不与时为俯仰,虽在人间少还往。 逢君一揖酒未消,当时不及论宗党。 昨来再见通姓名,世交于汝为弟兄。 我父之师君从祖,凤毛麟角相峥嵘。 少年何处求高价,足迹依稀遍天下。 笑谈满座自生风,咳唾为珠皆照夜。 黄鹤高楼十载前,襄阳逋客曾周旋。 君家名辈信杰出,后先卓荦多英贤。 闻将翰墨动天子,三召比来皆称旨。 老翁七十复何求,出处千秋在青史。 如君健足乃绝尘,燕台可以空群伦。 贫来赠别无杯酒,为报襄阳旧隐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俯仰:随波逐流,随大流。
  • :古代的拱手礼。
  • 宗党:同宗族的人。
  •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才或事物。
  • 峥嵘: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也指高峻的山峰。
  • 逋客:逃亡的人,这里指隐士。
  • 卓荦:卓越,突出。
  • 翰墨:指文章书画。
  • 称旨:符合皇帝的心意。
  • 出处:指出仕和隐退。
  • 青史:史书。
  • 绝尘:超脱尘世。
  • 燕台:指燕昭王招贤所筑的黄金台,这里比喻招贤纳士的地方。
  • 空群伦:超越同辈。

翻译

我并不随波逐流,虽然生活在人间却少有交往。遇见你时,酒还未消,当时未能与你讨论同宗族的事。后来再次相见,互通姓名,发现你我世代交好,对于你来说,我就像是兄弟。我父亲的老师是你的从祖,你我都是珍贵而稀少的人才,都有着不凡的才华。你年轻时四处寻求高价,足迹遍布天下。在笑谈中自然生风,言辞如珠,照亮黑夜。十年前在黄鹤楼上,我曾与襄阳的隐士周旋。你家族中有名望的前辈确实杰出,后辈也卓越非凡。听说你的文章书画能感动天子,三次召见都符合皇帝的心意。七十岁的老人还有什么所求,出仕或隐退,千秋万代都在史书中记载。像你这样超脱尘世的人,可以在燕台上超越所有同辈。贫穷时与你告别,没有酒杯相赠,只为回报襄阳的旧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陈恭尹赠别毛行九的作品,同时也寄语其从父子霞。诗中,陈恭尹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以及与毛行九深厚的世交情感。他赞美毛行九及其家族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陈恭尹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