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居

茅斋云木里,寒日转萧森。 幽独生春事,清虚长道心。 闭关惟纵酒,拥褐且长吟。 一枉朋知过,门前车迹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茅斋:茅草盖的屋子,指简陋的住所。
  • 云木:高耸入云的树木。
  • 萧森:形容景色凄凉。
  • 幽独:幽静孤独。
  • 生春事:春天的生机。
  • 清虚:清静虚无。
  • 长道心:长期修行的心境。
  • 闭关:闭门不出,专心修炼。
  • 纵酒:放纵饮酒。
  • 拥褐:穿着粗布衣服,指生活简朴。
  • 长吟:长时间吟咏。
  • 朋知:朋友。
  • :拜访。
  • 车迹:车轮留下的痕迹,这里指朋友来访的频繁。

翻译

茅草屋坐落在高耸入云的树木之中,寒冷的日子里景色更显凄凉。在这幽静孤独的环境中,春天的生机悄然萌发,清静虚无的心境也随之增长。闭门不出,只是放纵地饮酒,穿着粗布衣服,长时间地吟咏。朋友们频繁来访,门前的车轮痕迹深深地印在地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清幽生活。通过“茅斋云木”、“寒日萧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诗中“幽独生春事,清虚长道心”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感受到的生机与修行的心境。后两句则通过“闭关纵酒”和“朋知过”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既享受孤独又珍视友情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