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翥游江外

· 岑参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 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 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 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 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拼音

所属合集

#霜降

《送李翥游江外》是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之一。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翥(zhù):鸟向上飞。
  • 沧洲:滨水的地方,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 :残尽,晚。

翻译

满心惆怅秋草已枯萎,萧条的美好一年将尽。暂且去寻找那滨水之处的道路,遥遥指向那吴地的云端。单人匹马要去关塞那么遥远,孤舟在江海中显得如此宽阔。夜晚睡在楚地烟雾湿润之地,早晨吃饭时感受到湖山的寒冷。砧板干净红鱼切好落下,衣袖飘香有那朱红的橘果一团团。船帆前能望见禹庙,在枕下能听闻严滩。便能获得让人内心愉悦的意趣,哪里还会歌唱行路的艰难。在青门必须沉醉分别,稍稍停下解下那出征的马鞍。

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送别友人李翥之作。诗中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和友人即将前行的旅途,有秋草凋零的萧瑟之景,也有路途的遥远。然而,途中也有美好的事物,如楚地的烟、湖山的景、禹庙、严滩等,暗示友人的旅程虽有艰苦但也会有乐趣。“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心态。最后描述了在青门醉别的情景,展现出离别时的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与祝福,也蕴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