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祀乐章舒和

· 褚亮
凤曲登歌调令序,龙雩集舞泛祥风。 綵旞云回昭睿德,朱干电发表神功。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雩祀(yú sì):古代求雨的祭祀。
  • 乐章:音乐的章节或段落,这里指祭祀时演奏的音乐。
  • 舒和:舒缓和谐。
  • 凤曲:指美妙的音乐,比喻祭祀时奏的乐曲。
  • 登歌:古代举行祭祀、宴会时所唱的歌。
  • 调令序:调整音乐的节奏和顺序。
  • 龙雩:指求雨的仪式。
  • 集舞:聚集舞蹈。
  • 泛祥风:洋溢着吉祥的风气。
  • 綵旞(cǎi suì):彩色的旗帜。
  • 云回:云彩回旋,形容旗帜飘扬。
  • 昭睿德:彰显明智和德行。
  • 朱干:红色的盾牌。
  • 电发:形容动作迅速,如电光火石。
  • 表神功:展示神明的功绩。

翻译

在祭祀求雨的仪式上,美妙的音乐缓缓奏响,调整着节奏和顺序。龙形的求雨舞蹈聚集起来,洋溢着吉祥的风气。彩色的旗帜飘扬,云彩般回旋,彰显着明智和德行。红色的盾牌迅速挥动,如电光火石,展示着神明的伟大功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隋代雩祀的盛大场面,通过音乐、舞蹈、旗帜和动作的描绘,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严和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凤曲”、“龙雩”、“綵旞云回”、“朱干电发”,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传达了对神明的敬畏和对吉祥的期盼。整体上,诗歌节奏和谐,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神灵的虔诚与赞美。

褚亮

褚亮

唐杭州钱塘人,其先居阳翟,字希明。褚玠子。少博览图史,能诗。年十八,为南朝陈仆射徐陵及陈后主称赏,擢尚书殿中侍郎。隋时为太常博士,坐事贬。入唐,授秦王府文学。太宗贞观中累迁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为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致仕归,卒年八十八。谥康。有集。 ► 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