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东风吹原野,地冻亦已消。
早觉农事动,荷锄过相招。
迟迟朝日上,炊烟出林梢。
土膏脉既起,良耜利若刀。
高低遍翻垦,宿草不待烧。
幼妇颇能家,井臼常自操。
散灰缘旧俗,门径环周遭。
所冀岁有成,殷勤在今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荷锄:扛着锄头。荷(hè),扛。
- 土膏:土壤中的肥力。
- 脉:这里指土壤的纹理和肥沃程度。
- 良耜:好的犁头。耜(sì),古代的一种农具,类似犁。
- 宿草:隔年的草。
- 井臼:汲水和舂米,泛指家务。
- 散灰:撒灰,一种农事习俗,用以驱邪或祈求丰收。
- 门径:门口的小路。
- 殷勤:这里指勤劳努力。
翻译
春风吹拂着广阔的原野,冻土已经融化。早早地感觉到农事的开始,扛着锄头相互召唤着去劳作。缓缓升起的朝阳,炊烟从林梢飘出。土壤肥沃,纹理清晰,好的犁头锋利如刀。无论高低,土地都被翻垦了一遍,隔年的草无需再烧。年轻的妇女相当能干,经常自己操持家务,汲水和舂米。按照旧俗撒灰,围绕着门口的小路。希望这一年能有好的收成,勤劳的努力就在今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农事开始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和对丰收的期盼。诗中“东风吹原野,地冻亦已消”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而“早觉农事动,荷锄过相招”则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们开始忙碌的情景。后文通过对妇女家务劳动的描述,以及对农事习俗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涵,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农业劳动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渴望。

赵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诗文清邃奇逸,书法兼工篆、隶、行草,自成一家。绘画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马、花鸟。有《松雪斋文集》。
► 573篇诗文
赵孟頫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次韵仲平喜雨二首 》 —— [ 宋 ] 周紫芝
- 《 客西林闻警柬何人止 》 —— [ 明 ] 邝露
- 《 二月久雨简邻父 》 —— [ 明 ] 陈堂
- 《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上横冈 》 —— [ 明 ] 释今无
- 《 午日同有开龙友诸子饮瑞虞点石斋席上赋四首得山字 》 —— [ 明 ] 伍瑞隆
- 《 右江吟 》 —— [ 明 ] 霍与瑕
- 《 乙酉仲春同侯广成先生入郡西诸山探梅游陟三日胜处略尽舟夜与研德云俱共读玻公梅花诗因次韵十首 其三 》 —— [ 明 ] 黄淳耀
- 《 孟君复仲春来杭相聚三月馀一日必三胥会忽焉告去直叙离怀为四言一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