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绣床凝思

· 沈禧
杂组香绒,错综纹理。倚床脉脉如春醉。沉吟暗想玉京人,雕鞍何处鸣珂里。 无限离愁,谁知就里。滔滔比似西江水。无情日夜向东流,一缄好寄相思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
  • 绣床:装饰精美的床。
  • 凝思:集中精神思考。
  • 香绒:指绣花用的丝线,因其柔软且带有香气,故称。
  • 错综:交错综合。
  • 纹理:指绣花图案的线条。
  • 脉脉:形容眼神含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情意。
  • 春醉:如春日般陶醉。
  • 沉吟:低声吟咏,思考时口中念念有词。
  • 玉京人:指京城中的佳人。
  • 雕鞍:装饰华丽的马鞍。
  • 鸣珂里:指京城中的繁华街道,珂是马勒上的装饰物,鸣珂形容马勒上的珂声。
  • 就里:内情,原因。
  • 西江水:指长江,比喻离愁如江水般滔滔不绝。
  • 一缄:一封。
  • 相思泪: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

翻译

绣床上,我凝神细思,手中编织着五彩的丝线,交错着精美的图案。我倚着床,如春日般陶醉,默默地用眼神表达着情意。我低声吟咏,心中暗自思索着京城中的佳人,她那装饰华丽的马鞍在何处繁华的街道上响起。

我的离愁如此深重,又有谁能知晓其中的内情。它如同长江水一般滔滔不绝,无情地日夜向东流去。我只能将这满腔的相思之泪,封入信中,寄予远方。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绣床上凝思的情景,通过“香绒”、“纹理”等细节展现了她的手艺和心思。词中“脉脉如春醉”一句,巧妙地以春天的陶醉比喻女子含情脉脉的状态,增添了诗意的美感。后文通过对“玉京人”的思念和“西江水”的比喻,深刻表达了女子的离愁别绪,以及无法言说的相思之苦。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词人沈禧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细腻把握和深刻理解。

沈禧

元湖州吴兴人,字廷锡。有《竹窗词》。 ► 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