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 赏牡丹

· 沈禧
寿安新试粲红裳。珍重异寻常。群芳落尽呈娇态,倚栏干、独殿春阳。剩放天香国色,全胜魏紫姚黄。 天时人事正相当。日日具壶觞。不妨醉了重教醉,忍孤负、艳质浓芳。明日再携肴核,还来花底徜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寿安:牡丹的一个品种。
  • 粲红裳:鲜艳的红色衣裳,比喻牡丹花的颜色。
  • 珍重:珍惜重视。
  • 群芳:指其他的花卉。
  • 呈娇态:展现出娇美的姿态。
  • 独殿春阳:独自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突出。
  • 剩放:充分展现。
  • 天香国色:形容牡丹花的香气和美丽。
  • 魏紫姚黄:指古代著名的牡丹品种,魏紫和姚黄。
  • 天时人事:自然界的时令和人间的事情。
  • 具壶觞:准备酒器,指设宴。
  • 忍孤负:不忍辜负。
  • 艳质浓芳:艳丽的花朵和浓郁的香气。
  • 肴核:指美食和果品。
  • 徜徉:悠闲地漫步。

翻译

寿安牡丹新开,试穿上了鲜艳的红衣裳,异常珍重。其他花卉都已凋谢,只有它展现出娇美的姿态,独自倚靠栏杆,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突出。它充分展现了天生的香气和美丽,完全胜过了古代著名的魏紫和姚黄品种。

天时和人事正好相宜,每天都准备酒宴。不妨醉了再醉,不忍辜负这艳丽的花朵和浓郁的香气。明天再带着美食和果品,还来这花下悠闲地漫步。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寿安牡丹的艳丽和独特,通过对比其他花卉的凋谢,突出了牡丹的娇美和春日的阳光下的突出地位。诗中“剩放天香国色,全胜魏紫姚黄”一句,更是将牡丹的美誉推向了高潮。后文则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珍视和不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牡丹的无限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沈禧

元湖州吴兴人,字廷锡。有《竹窗词》。 ► 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