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 题石坛道士焚香

· 沈禧
暮云收尽紫霄宽。灏气袭衣冠。清泉白石长为伍,松头露、冷滴方坛。此际千林影断,于时万籁声乾。 道人星下礼蒲团。宝鼎爇沈檀。风吹霞袂飘飘举,想芳名、已注仙班。东访麻姑跨凤,西邀金母乘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灏气(hào qì):浩大的自然之气。
  • 方坛:方形祭坛。
  • 万籁(wàn lài):各种自然声音。
  • 声乾(shēng gān):声音消失,寂静。
  • 礼蒲团:在蒲团上行礼,蒲团是修行者打坐的垫子。
  • (ruò):点燃。
  • 沈檀:沉香和檀香,两种珍贵的香料。
  • 霞袂(xiá mèi):形容衣袖飘动如霞光。
  • 仙班:仙人的行列。
  • 麻姑:道教中的女仙。
  • 金母:即王母娘娘,道教中的女神。

翻译

夜幕降临,云彩散去,紫色的天空显得格外宽广。浩大的自然之气侵袭着衣冠。清澈的泉水和洁白的石头常年为伴,松树顶上的露珠,冷冷地滴落在方形的祭坛上。此时,千林的影子都已消失,四周一片寂静。 道士在星光下,在蒲团上行礼,宝鼎中点燃了沉香和檀香。风吹动着他的衣袖,飘飘欲仙,想来他的名字已经登记在仙人的行列中。他向东访问麻姑,跨着凤凰,向西邀请王母娘娘,乘着鸾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道士在夜晚修行的宁静画面。通过“暮云收尽紫霄宽”和“清泉白石长为伍”等句,展现了道士修行环境的清幽与超脱。诗中“道人星下礼蒲团”和“宝鼎爇沈檀”等细节,生动地描绘了道士的虔诚与仪式的庄重。结尾的“东访麻姑跨凤,西邀金母乘鸾”则体现了道士的仙风道骨和超凡脱俗的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沈禧

元湖州吴兴人,字廷锡。有《竹窗词》。 ► 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