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 咏扇
一弯谁剪剡溪笺。雪色照人鲜。湘筠削骨劳工制,最堪怜、舒卷轻便。动处清风披拂,展时明月团圆。
流金烁石势如然。此际有威权。只愁一夜西风到,又谁知、中道抛捐。自昔炎凉故态,始终难保相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剡溪笺(shàn xī jiān):指剡溪所产的纸,这里比喻扇子的材质。
- 湘筠(xiāng yún):指湘妃竹,这里比喻扇骨。
- 削骨:指扇骨的制作过程。
- 流金烁石:形容天气极热,金石都要熔化。
- 威权:这里指扇子在炎热中的重要作用。
- 中道抛捐:中途被抛弃。
翻译
一弯扇子,是谁剪裁了剡溪的纸制成?雪白的色泽映照得人更加鲜明。湘妃竹削成的扇骨,工艺精细,最让人怜爱的是它轻便易舒卷。扇动时清风随之而来,展开时如同明月般圆满。
天气炎热,金石仿佛都要熔化,此时扇子显得尤为重要。只担心一夜西风吹来,谁又能预料到,它会在中途被抛弃。自古以来,炎夏与凉秋的变换是常态,扇子始终难以保全。
赏析
这首作品以扇子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扇子的美感和实用性。诗中,“剡溪笺”与“湘筠削骨”形象地描绘了扇子的材质和制作工艺,而“动处清风披拂,展时明月团圆”则巧妙地表达了扇子带来的清凉与美感。后半部分则通过“流金烁石”与“中道抛捐”的对比,抒发了对扇子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隐喻了人世间的炎凉变幻。
沈禧的其他作品
- 《 风入松 · 咏俞绍庵秋蟾台 》 —— [ 元 ] 沈禧
- 《 风入松 · 赠画师 》 —— [ 元 ] 沈禧
- 《 风入松 · 水仙 》 —— [ 元 ] 沈禧
- 《 踏莎行 · 香颊啼痕 》 —— [ 元 ] 沈禧
- 《 风入松 · 赏牡丹 》 —— [ 元 ] 沈禧
- 《 风入松 · 壁间画松 》 —— [ 元 ] 沈禧
- 《 风入松 · 题来青楼 》 —— [ 元 ] 沈禧
- 《 踏莎行 · 芳尘春迹 》 —— [ 元 ] 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