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 咏俞绍庵秋蟾台
层台高筑势崭岩。迢递隔闾阎。不将贮彼狂歌舞,深秋夜、登玩银蟾。为爱一轮光皎,又看孤影廉纤。
桂花香里□吟髯。兴趣自能添。露华凉透罗衣薄,更深也、万籁声潜。弹罢瑶琴三叠,还将玉管重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崭岩(zhǎn yán):高峻险要的样子。
- 迢递(tiáo dì):遥远。
- 闾阎(lǘ yán):古代平民居住的地区,也指平民。
- 贮(zhù):存放。
- 银蟾(yín chán):指月亮。
- 廉纤(lián xiān):细微,这里形容月影的纤细。
- 吟髯(yín rán):指吟诗时捻须的动作,髯指胡须。
- 露华(lù huá):露水。
- 罗衣(luó yī):轻软的丝织衣物。
- 万籁(wàn lài):各种声音。
- 瑶琴(yáo qín):古代的一种琴。
- 三叠(sān dié):指曲调的重复。
- 玉管(yù guǎn):指笛子。
翻译
层台高筑,形势险峻,远远地隔开了平民的居住区。它不是用来存放狂歌乱舞的,而是在深秋的夜晚,登上去观赏那银色的月亮。因为喜爱那轮明月的皎洁光芒,又看到它孤寂纤细的影子。
在桂花的香气中,吟诗捻须,兴趣自然增添。露水凉透了轻薄的罗衣,夜深了,万籁俱寂,只有细微的声音潜藏。弹完瑶琴的曲调重复,又将玉笛重新拿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登高赏月的情景,通过对高台、月色、桂花香和深夜寂静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欣赏和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银蟾”、“廉纤”等词语的运用,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而“吟髯”、“露华”等则体现了诗人对细节的精致把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雅的艺术品味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沈禧的其他作品
- 《 风入松 》 —— [ 元 ] 沈禧
- 《 风入松 · 赠画师 》 —— [ 元 ] 沈禧
- 《 风入松 · 子猷访戴 》 —— [ 元 ] 沈禧
- 《 满庭芳 · 咏俞绍庵九芝堂 》 —— [ 元 ] 沈禧
- 《 风入松 · 咏扇 》 —— [ 元 ] 沈禧
- 《 风入松 · 题石坛道士焚香 》 —— [ 元 ] 沈禧
- 《 鹧鸪天 · 咏红梅寿守节妇 》 —— [ 元 ] 沈禧
- 《 满庭芳 · 为施克明题雪拥蓝关图 》 —— [ 元 ] 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