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路

· 李裕
刘郎骑马出南陌,陌上桃花迷马色。 梦逐游丝看春日,一夜东风杏花白。 欲归不归思故乡,燕女缓带双鸳鸯。 明朝别辔向何处,旭日晴烟洛阳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刘郎:指诗中的主人公,也可泛指年轻的男子。
  • 陌上:田间的小路。
  • 梦逐游丝:形容梦境飘渺,如同追逐着飘动的蛛丝。
  • 东风:春风。
  • 燕女:指北方的女子。
  • 缓带:宽松的衣带,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
  • 别辔:解开马缰,指启程。
  • 旭日:初升的太阳。

翻译

刘郎骑马走出南边的田间小路,路旁的桃花让马的颜色都显得迷离。 梦中追逐着飘渺的蛛丝,欣赏着春日的景色,一夜之间,春风吹过,杏花变得洁白。 想要归去却又犹豫不决,心中思念着故乡,北方的女子悠闲地穿着宽松的衣带,衣上绣着成双的鸳鸯。 明天早晨解开马缰,不知将前往何方,只见旭日初升,晴朗的烟雾笼罩着洛阳的道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里一位青年男子骑马出行的情景,通过桃花、杏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中“梦逐游丝”一句,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和飘渺感。后两句则通过“欲归不归”和“燕女缓带双鸳鸯”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结尾的“旭日晴烟洛阳路”则以壮丽的景象预示了主人公即将踏上的新旅程,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李裕

元婺州东阳人,字公饶。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