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词

· 李裕
晴光几日飘游丝,幽窗小影含绿姿。 卫娘新画双蛾浅,笑觅秋千下平苑。 长绳袅碧垂垂动,盘桓宝髻摇金凤。 华缨杂佩迎绪风,越罗半曳春烟重。 紫燕惊飞翠鸾立,行云欲坠柳花湿。 盈盈娇粉腻巾红,暖玉团香春一色。 秾芳如梦秦蘅老,墙阴榆荚青钱少。 整衣重起为君寿,海阔河清镇相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晴光:晴朗的阳光。
  • 游丝:飘动的细丝,常指蜘蛛等昆虫所吐的丝。
  • 幽窗:幽静的窗户。
  • 绿姿:绿色的姿态,指植物的绿色。
  • 卫娘:指美丽的女子。
  • 双蛾:双眉。
  • 平苑:平坦的园地。
  • 袅碧:形容长绳轻轻摇曳的样子。
  • 盘桓:徘徊,逗留。
  • 宝髻:女子装饰华丽的发髻。
  • 金凤:指女子头饰上的凤凰图案。
  • 华缨:华丽的缨络,指装饰品。
  • 杂佩:各种佩饰。
  • 绪风:微风。
  • 越罗:越地产的轻软丝织品。
  • 半曳:半拖着。
  • 春烟:春天的雾气。
  • 紫燕:紫色的燕子,此处可能指燕子的图案或装饰。
  • 翠鸾:翠绿色的凤凰,此处可能指凤凰的图案或装饰。
  • 行云:流动的云。
  • 柳花:柳树的花。
  • 盈盈:形容女子体态轻盈。
  • 娇粉:娇嫩的粉红色。
  • 腻巾:细腻的丝巾。
  • 暖玉:温暖的玉石,此处可能指玉石的装饰。
  • 团香:聚集的香气。
  • 春一色:春天的颜色,指春天的景色。
  • 秾芳:浓郁的芳香。
  • 秦蘅:秦地的蘅芜,一种植物。
  • 墙阴:墙的阴影处。
  • 榆荚:榆树的果实。
  • 青钱:青铜钱币。
  • 整衣:整理衣服。
  • 海阔河清:形容景色开阔,河水清澈。
  • 镇相守:长久相伴。

翻译

晴朗的阳光下,飘动的细丝在空中游荡,幽静的窗户下,植物的绿色姿态隐约可见。美丽的女子新画了淡雅的双眉,笑着寻找秋千,走向平坦的园地。长绳轻轻摇曳,女子的华丽发髻上金凤图案随之摇动。华丽的缨络和各种佩饰随着微风摆动,越地产的轻软丝织品半拖着,春天的雾气显得格外沉重。紫色的燕子和翠绿色的凤凰图案惊飞,流动的云似乎要坠落,柳树的花湿润了。女子体态轻盈,娇嫩的粉红色和细腻的丝巾,温暖的玉石装饰和聚集的香气,春天的景色一片和谐。浓郁的芳香如同梦境,秦地的蘅芜已经老去,墙的阴影处榆树的果实稀少,青铜钱币也少见。整理好衣服,再次起身为你祝福,愿景色开阔,河水清澈,我们长久相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里女子在园中游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春日的生机。诗中“晴光”、“游丝”、“绿姿”等词语勾勒出一幅明媚的春日图景,而“卫娘”、“双蛾”、“秋千”等则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形象和活动。后半部分通过对“华缨杂佩”、“越罗”、“紫燕翠鸾”等细节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场景的层次和女子的风采。结尾的“海阔河清镇相守”则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承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李裕

元婺州东阳人,字公饶。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