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住宿,这里指过夜。
- 巴江:指流经巴蜀地区的江河,具体指哪条江河有待考证。
- 栖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
- 泻碧:形容江水流动的样子,碧指碧绿的水色。
- 急于弦:比喻水流湍急,像绷紧的弓弦一样。
- 不觉日又夜:不知不觉中,白天变成了夜晚。
- 争教:怎教,如何让。
- 少年:青春年华。
- 汀:水边平地。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与湖北省巴东县之间。
- 子规:杜鹃鸟的别称,常在春末夏初鸣叫。
- 山影:山体的倒影。
- 浓遮:浓密地遮盖。
- 到晓船:直到天亮的船只。
翻译
江水声响绵延五十里,碧绿的水流湍急如绷紧的弓弦。 不知不觉间,白天已转为黑夜,如何让人保持青春年华。 一片平地上映着巫峡的月光,两岸传来杜鹃鸟的啼鸣。 山影仿佛在陪伴着,浓密地遮盖着直到天亮的船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巴江夜宿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江声五十里,泻碧急于弦”生动地表现了江水的湍急和声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后句“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诗的下半部分通过“一汀巫峡月,两岸子规天”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夜晚氛围。结尾的“山影似相伴,浓遮到晓船”则以山影的陪伴和遮盖,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旅途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