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次韵

岁律才圆已戒程,满家守饯历深更。 驱傩队列籸盆艳,爆竹声扬玉漏清。 粻糗车船穷鬼事,杯盘灯火异乡情。 徘徊不觉东方白,箫鼓喧阗到处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律:指一年的节气。
  • 才圆:刚刚圆满,指一年结束。
  • 戒程:准备启程。
  • 守饯:守岁饯别,即守岁。
  • 历深更:经历深夜。
  • 驱傩:古代驱除疫鬼的仪式。
  • 籸盆:祭祀用的火盆。
  • :此处指火光艳丽。
  • 爆竹:鞭炮。
  • 玉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
  • :清晰。
  • 粻糗:干粮。
  • 车船:指旅途。
  • 穷鬼事:指结束旧年的事务。
  • 异乡情:在异乡的情感。
  • 徘徊:来回走动。
  • 东方白:指天亮。
  • 箫鼓:乐器,此处指音乐。
  • 喧阗:声音大而杂乱。

翻译

一年的节气刚刚圆满,我已准备启程,家中守岁饯别,经历了一个深夜。驱除疫鬼的队伍中,祭祀用的火盆火光艳丽,鞭炮声响亮,玉漏计时器清晰地记录着时间。干粮和车船是为了结束旧年的事务,杯盘和灯火则映照着我在异乡的情感。我徘徊不定,不知不觉中天已亮,到处响起箫鼓喧阗的音乐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除夜之夜的景象和情感。诗中通过“岁律才圆已戒程”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新旧交替的感慨,而“驱傩队列籸盆艳,爆竹声扬玉漏清”则生动地再现了除夜的传统习俗和热闹氛围。后半部分通过“粻糗车船穷鬼事,杯盘灯火异乡情”抒发了在异乡过节的复杂情感,最后以“徘徊不觉东方白,箫鼓喧阗到处鸣”作结,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欢乐。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