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函关:指函谷关,古代著名关隘,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
- 水宿:指在水边过夜。
- 津吏:古代管理渡口、桥梁的官吏。
- 山行:在山中行走。
- 信馆人:指在驿站中住宿的人。
- 度关:过关。
- 车踯躅:车子行走缓慢,踯躅(zhí zhú)指徘徊不前。
- 入谷:进入山谷。
- 马逡巡:马行走迟疑,逡巡(qūn xún)指犹豫不决。
- 石戴泥中辙:石头上覆盖着泥土中的车辙,形容道路泥泞。
- 风惊塞外尘:风起时,塞外的尘土飞扬,形容边塞的荒凉。
- 忧时:忧虑时局。
- 非肉食:指不是肉食者,即不是享受富贵的人。
- 华发:白发,指年老。
翻译
在水边过夜,烦劳了管理渡口的官吏;在山中行走,依赖驿站中住宿的人。 过关时车子缓慢前行,进入山谷时马儿犹豫不决。 石头上覆盖着泥土中的车辙,风起时塞外的尘土飞扬。 忧虑时局,我并非享受富贵的人,白发为谁而新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边塞的荒凉,通过“水宿”、“山行”、“度关”、“入谷”等场景,展现了行旅的困顿。诗中“石戴泥中辙,风惊塞外尘”生动地刻画了边关的艰苦环境。结尾的“忧时非肉食,华发为谁新”则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及个人境遇的感慨,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但仍心系国家,不以个人得失为念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