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平倩平倩有文君盘出以行酒
临卬酒垆卓氏盘,携向禅堂醉里看。
橘皮蟹瓜未足云,分明远山秋水寒。
残膏剩馥沾唇吻,引得青娥入肺肝。
世远物微不可知,且欲借此为乐瑞。
百盘一吸无遗沥,奔注有若顺风湍。
醉中逸思不可止,援却老僧新竹竿。
书空卜丈作凰字,平地跃跃飞生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卬(lín áng):古地名,今四川省邛崃市。
- 酒垆:酒店里放酒瓮的土台子,借指酒店。
- 卓氏:指卓文君,西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 橘皮蟹瓜:指用橘皮和蟹爪装饰的酒器。
- 远山秋水:比喻酒器上的图案,形容其清新脱俗。
- 残膏剩馥:指残留的香气。
- 青娥: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 乐瑞:快乐的征兆或象征。
- 遗沥:指剩余的酒滴。
- 奔注:形容酒流得很快。
- 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 卜丈:古代长度单位,一丈等于十尺。
- 凰字:凤凰的形状或字形。
翻译
在临卬的酒店中,卓文君的酒盘被带来,我们在禅堂中一边醉眼朦胧地观赏。 酒器上装饰着橘皮和蟹爪,这还不足以形容,它分明像是远山秋水般清冷。 残留的香气沾满了唇齿,引得美丽的女子深入肺腑。 虽然时代久远,物品微小,不可得知,但暂且以此作为快乐的象征。 百盘酒一吸而尽,没有剩余,流动得如同顺风的水流。 醉意中无法抑制的逸想,甚至拿起老僧的新竹竿。 在空中划出凤凰的字形,平地跃跃欲飞,仿佛生出了凤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禅堂中饮酒的情景,通过对酒器和酒香的描写,展现了酒的美好和醉意中的逸想。诗中“远山秋水寒”的比喻形象生动,表达了酒器的清雅之美。后文通过“百盘一吸无遗沥”等句,展现了饮酒的畅快淋漓。最后,诗人以醉意中的幻想作结,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题刘生 》 —— [ 明 ] 袁宏道
- 《 赤壁怀子瞻 》 —— [ 明 ] 袁宏道
- 《 往有误传龙君御死者作诗哭之,后读塘报始知君御方立功塞上,喜不自胜,因并前诗存之以识之情 》 —— [ 明 ] 袁宏道
- 《 云起楼为彻如赋 》 —— [ 明 ] 袁宏道
- 《 夏日同龚散木能者崔晦之邹伯学李子髯携妓泛舟和尚桥 》 —— [ 明 ] 袁宏道
- 《 十二月十八日至蕲阳舍舟从兴国走咸宁道出金牛镇山路如刀脊飞雪浸肤舆人艰窘几不能步然千峰缀雪或如鸦鵛或如积琼亦行役之一快也道中随事口占遂得十六绝句 》 —— [ 明 ] 袁宏道
- 《 赋得斜风细雨不须归 》 —— [ 明 ] 袁宏道
- 《 卫河道中和丘长孺惜别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