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雅诗二十首许由
陜州隐士野,杭州隐士逋。
野人不求达,逋客不荣趋。
野居傍东郊,逋薮结西湖。
精苦诗常有,封禅书本无。
野人召不起,野居天子图。
逋客闻其名,逋薮山不孤。
同时称二隐,百世起诸懦。
如何种左谏,东西日在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陜州: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
- 野人:指隐士,这里特指许由。
- 逋客:指逃避世俗的人,这里特指林逋。
- 封禅书: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文书。
- 召不起:指被召而不应召,即拒绝出仕。
- 逋薮:指隐居的地方。
- 种左谏:指种放,北宋时期的隐士,曾被召为谏官,但未就职。
翻译
在陜州有一位隐士许由,而在杭州则有隐士林逋。 许由不求显达,林逋也不追求荣华。 许由隐居在东郊,林逋则在西湖边结庐。 他们精于诗文,却从未写过封禅书。 许由被召而不应召,他的隐居生活被天子所图。 林逋虽隐居,但他的名声使山林不孤。 同时代称他们为二隐,百世之后仍激励着懦弱者。 为何种放被任命为谏官,却仍在东西方奔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许由和林逋两位隐士的描述,展现了他们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野人不求达,逋客不荣趋”直接表达了他们不求名利的高洁情操。通过对比两位隐士的生活环境和态度,诗人赞美了他们的隐逸生活,并以此激励后人。结尾的“如何种左谏,东西日在涂”则是对种放的疑问,暗示了即使被赋予官职,真正的隐士也不会改变其本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