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八景石门返照

江上日烟雨,禅林渺何许。 磬声时一闻,不见僧行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羊城:广州的别称。
  • 八景:指广州的八个著名景点。
  • 石门:广州的一个地名,也是八景之一。
  • 返照:夕阳的余晖。
  • 区大相:明代诗人。
  • 禅林:指寺庙,这里特指石门附近的寺庙。
  • 磬声:寺庙中敲击磬发出的声音。

翻译

在广州的羊城八景之一,石门,夕阳的余晖下, 我站在江边,四周弥漫着烟雨, 那禅意的林木,在何处隐匿? 偶尔能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磬声, 却看不见僧侣们行走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广州石门在夕阳余晖中的景象,通过烟雨、禅林、磬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与宗教和谐共存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诗中的“不见僧行处”一句,更是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神秘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烟雨蒙蒙的江边,感受那份宁静与超脱。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