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居漫兴

靠山一亩穜竹,近水两畦栽华。 客至莫愁下箸,二十七穜菜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tóng):种植。
  • (huā):花,这里指蔬菜。
  • (zhù):筷子,这里指食物。
  • 穜菜鲑 (tóng cài guī):指多种蔬菜和鱼类。

翻译

靠着山有一亩地种满了竹子,靠近水有两块地栽种了蔬菜。 客人来了不用担心没有食物招待,我有二十七种蔬菜和鱼类可以款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中“靠山一亩穜竹,近水两畦栽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亲近,体现了其简朴而自足的生活方式。后两句“客至莫愁下箸,二十七穜菜鲑”则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好客,以及对自家丰富食物资源的自豪。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恬淡,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生活的理想。

高攀龙

高攀龙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云从,改字存之,号景逸。万历十七年进士,授行人。以疏诋杨应宿,谪揭阳典史。遭亲丧,家居三十年。天启元年,进光禄少卿,疏劾阁臣方从哲,夺禄一年,改大理少卿。四年拜左都御史,揭崔呈秀贪赃秽行,为阉党痛恨,削籍归。与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海内士大夫称高顾。时阉党专政,东林党人遭迫害。不久,崔呈秀复矫旨遣人往逮,攀龙投水死。有《高子遗书》。 ► 162篇诗文

高攀龙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