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元年歌

在昔耕莘起帝臣,还从操筑见经纶。 东山衡岳寻常事,好作和梅鼎铉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耕莘:指商朝初年的贤相伊尹,他曾在莘野耕种,后被商汤聘请为相。
  • 操筑:指战国时期的范雎,他曾操筑(筑墙)于魏国,后成为秦国的相国。
  • 经纶:原指整理丝缕,引申为治理国家大事。
  • 东山衡岳:东山指东晋时期的谢安,他在东山隐居后复出,成为一代名相;衡岳可能指南岳衡山,这里泛指隐居之地。
  • 和梅鼎铉:和梅指和靖,即宋代的林逋,他隐居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自娱;鼎铉指古代的鼎和铉(一种悬挂鼎的横木),这里比喻重要的职位或地位。

翻译

在古代,伊尹耕种于莘野而后成为帝王的臣子,范雎操筑于魏国而后展现出治国的大才。 东山和衡岳这样的隐居之地,对于那些愿意复出并担任重要职位的人来说,不过是寻常之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相伊尹和范雎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与出仕的看法。诗中“耕莘”和“操筑”两个典故,分别代表了从平凡中崛起的贤才,而“东山衡岳”则象征了隐居的生活。最后一句“好作和梅鼎铉人”,则表明了作者认为真正的贤才不仅能在隐居中保持高洁,更能在复出后担任重任,为国家作出贡献。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才的赞赏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区大伦

明广东高明人,字孝先。区大相弟。少负气节。万历十七年进士,授东明知县,勤政爱民,改御史。天启初以大理寺少卿入侍经筵,党人侧目。由太仆卿改南户部侍郎。时魏忠贤势方炽,大伦弹劾无所规避。后被夺职归。有《端溪日录》、《崇正辟邪录》、《端溪诗稿》。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