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怀赠

稍稍晨鸟翔,淅淅草上霜。 人生早罹苦,寿命恐不长。 二十学已成,三十名不彰。 岂无同门友,贵贱易中肠。 驱马行万里,悠悠过帝乡。 幸因弦歌末,得上君子堂。 众乐互喧奏,独子备笙簧。 坐中无知音,安得神扬扬。 愿因高风起,上感白日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稍稍(shāo shāo):渐渐地,慢慢地。 淅淅(xī xī):形容风声或雨声。 罹(lí):遭受。 彰(zhāng):显著,显扬。 中肠(zhōng cháng):内心深处。 弦歌(xián gē):指音乐或诗歌。 笙簧(shēng huáng):古代的一种乐器。 知音(zhī yīn):理解自己的人,知己。 扬扬(yáng yáng):得意的样子。

翻译

渐渐地,晨鸟开始飞翔,淅淅沥沥的草上覆盖着霜。 人生早年就遭受苦难,恐怕寿命也不会长久。 二十岁时学业已经完成,三十岁时名声尚未显扬。 难道没有同门的朋友,只是贵贱之间容易改变内心。 驱马行走万里,悠悠地经过帝王的都城。 幸好因为音乐的末尾,得以进入君子的堂室。 众乐声喧闹地奏响,唯独我备有笙簧。 在座中没有知音,怎能得意扬扬。 希望因为高风的吹拂,向上感动白日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孟云卿对人生苦难和寿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名声和知音的渴望。诗中,“稍稍晨鸟翔,淅淅草上霜”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而“二十学已成,三十名不彰”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名声未显的忧虑。最后,诗人通过“愿因高风起,上感白日光”表达了对名声和知音的向往,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认可和赏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孟云卿

孟云卿

唐德州平昌人。玄宗天宝时试进士不第。代宗时官校书郎。工诗,长于五古。与薛据相友善,杜甫、元结等亦甚爱重之,元结编《箧中集》,收有其诗。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