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山人归天台

· 李白
客有思天台,东行路超忽。 涛落浙江秋,沙明浦阳月。 今游方厌楚,昨梦先归越。 且尽秉烛欢,无辞凌晨发。 我家小阮贤,剖竹赤城边。 诗人多见重,官烛未曾然。 兴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 石桥如可度,携手弄云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超忽:遥远的样子。
  • 浦阳:地名,位于今浙江省。
  • 秉烛欢:指夜晚的欢乐。
  • 剖竹:古代官员任命时,会剖开竹简,一半留给朝廷,一半给官员,作为凭证。
  • 赤城:山名,位于天台山脉中。
  • :同“燃”。
  • 登山屐:登山时穿的鞋子。
  • 泛海船:航海的船只。
  • 石桥:指传说中的天台山石桥,是通往仙境的桥梁。

翻译

客人思念着天台山,向东行去路途遥远。 浙江的秋潮已落,浦阳的沙滩在月光下明亮。 现在游览楚地已感到厌倦,昨夜梦中却先回到了越地。 让我们尽情享受夜晚的欢乐,不要推辞清晨的出发。 我家的小阮非常贤能,被任命在赤城边剖竹为官。 诗人们多受重视,但官府的蜡烛未曾点燃。 兴致引导我们穿上登山鞋,情感催促我们乘上海船。 如果石桥可以渡过,我愿与你携手在云烟中游玩。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友人杨山人归天台山时所作。诗中,李白通过对天台山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涛落浙江秋,沙明浦阳月”描绘了浙江秋天的美景,而“我家小阮贤,剖竹赤城边”则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最后,李白以“石桥如可度,携手弄云烟”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