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掾史(yuàn shǐ):官名,汉代以后中央及各州县皆置掾史,分曹治事。多为长官的属吏。
- 迥(jiǒng):远。
- 茆茨(máo cí):茅屋。
翻译
太阳从清澈的江面上升起,遥远而明亮,云彩在翠绿的山谷中升腾,层层叠叠。 楼台在山上山下分布着,车马在道路上东西穿行。 松树和瀑布旁的晴崖仿佛沐浴着细雨,古老树木下的茅屋沐浴在微风中。 以前走过桥的地方,曾经见到过一个抱着琴的老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对日出、清江、云、翠壑、楼台、车马、松瀑、晴崖、茆茨、古木等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的描写,展现出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妙。诗中的景色描写细腻而生动,如“日出清江迥,云生翠壑重”,通过“迥”和“重”两个字,形象地表现出了景色的开阔和层次感。“楼台山上下,车马路西东”则展现了人间的活动,使画面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趣,给人以一种宁静、悠远的美感。最后一句“向来度桥处,曾见抱琴翁”,为画面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山水之间的人文韵味。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六月自汪陂闻警登武山宿云峰寺余弟子野有诗依韵述怀 》 —— [ 明 ] 刘崧
- 《 夜宿城南天井闸候水忆孟邻王贰守时许为余写弄琴小像未至赋此以寄并柬府公赵大参秉彝 》 —— [ 明 ] 刘崧
- 《 斋前青蒿特盛或请薅除之惜其生意森蔚青翠可玩也谩赋一首 》 —— [ 明 ] 刘崧
- 《 过武溪江南吊故人刘仲美墓 》 —— [ 明 ] 刘崧
- 《 赋秋江寄赠友人 》 —— [ 明 ] 刘崧
- 《 渡江 》 —— [ 明 ] 刘崧
- 《 萧后峰有诗约诸君暂归流江赏花因更赋奉酬并呈同游诸作者 》 —— [ 明 ] 刘崧
- 《 寒日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