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云门

缓步通樵径,穿林挂箨冠。 小寻溪磴坐,又过竹楼看。 蕉鹿双心化,鱼矶一水寒。 薄游从此发,前路正漫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箨(tuò)冠:用竹笋皮制成的帽子。
  • 磴(dèng):石头台阶。
  • 蕉鹿:典出《列子·周穆王》,郑国一樵夫打死一只鹿,恐人见,藏鹿于水濠(háo)里,盖上蕉叶。后忘记所藏之地,便以为是一场梦。后用以比喻得失无常,恍若一梦。
  • 鱼矶(jī):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翻译

我缓缓地走在打柴人走的小路上,穿过树林时戴上了竹笋皮做的帽子。稍稍寻找了一下溪边的石头台阶坐下,又路过竹楼去观看。得失无常恍若一梦,心境已然双心同化,水边供垂钓的岩石处,水流寒冷。这短暂的出游从此处开始,前方的路还漫长着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云门的一次游历。诗的首联“缓步通樵径,穿林挂箨冠”,通过“缓步”和“穿林”的动作,展现出诗人悠闲的心境和对自然的融入。颔联“小寻溪磴坐,又过竹楼看”,进一步描写诗人在溪边石磴上小坐,又路过竹楼观看的情景,体现出他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欣赏。颈联“蕉鹿双心化,鱼矶一水寒”,用“蕉鹿”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得失的一种超脱态度,同时“鱼矶一水寒”描绘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思考。尾联“薄游从此发,前路正漫漫”,则表达了诗人从此处开始这短暂的游历,而前方的路还很长,给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幽,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写,传达出诗人一种淡泊、超脱的人生态度。

刘宗周

刘宗周

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天启元年为仪制主事,历右通政,以劾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元年召为顺天府尹,数上疏忤思宗意,遂谢病归。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复以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时,起故官,劾马士英、高杰、刘泽清,争阮大铖不可用,不听,遂告归。南都亡,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治理学以慎独为宗,力倡诚敬之说。曾筑證人书院,讲学于蕺山,人称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钞》、《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