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忽忽何太息,颠毛亦已斑。 身悬行止地,道在废兴间。 一夕争千古,新愁换旧颜。 家缘聊尔尔,尊酒话宵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忽忽:不经意,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太息:叹气。
  • 颠毛:头发。
  • 行止:行动,行为。
  • 家缘:家业,家产。
  • 尔尔:如此,这样。
  • 宵閒:夜晚的闲暇时光。

翻译

时间过得好快啊,我为何这般叹息,我的头发也已斑白。我的人身处可前行可停止之地,处世之道存在于衰败与兴盛之间。一个夜晚仿佛在争夺着千古的时光,新添的忧愁改变了旧日的容颜。家里的产业也就是这样了,在这除夕夜,且举起酒杯,聊聊家常,享受这夜晚的闲暇。

赏析

这首诗是刘宗周在除夕这一特殊时刻的感慨之作。诗的开头通过“忽忽”和“太息”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叹息,“颠毛亦已斑”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身悬行止地,道在废兴间”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和人生道路的思考,蕴含着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悟。“一夕争千古,新愁换旧颜”形象地描绘了除夕夜这一特殊时刻,人们往往会在此时感慨万千,新的忧愁取代了过去的容颜,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沧桑。最后两句“家缘聊尔尔,尊酒话宵閒”,诗人将笔触转向家庭,虽然家业如此,但在除夕夜,还是可以通过饮酒聊天来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坦然和对亲情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通过对除夕这一时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态度。

刘宗周

刘宗周

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天启元年为仪制主事,历右通政,以劾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元年召为顺天府尹,数上疏忤思宗意,遂谢病归。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复以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时,起故官,劾马士英、高杰、刘泽清,争阮大铖不可用,不听,遂告归。南都亡,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治理学以慎独为宗,力倡诚敬之说。曾筑證人书院,讲学于蕺山,人称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钞》、《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