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夫尝大醉过予斋壁作枯竹一枝仍题曰与吾子高扫尘而去戏荅一绝

· 刘崧
郑公大醉仍能画,雪壁霜枝故有神。 赖得山斋清似水,不妨无叶自无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郑公:这里指同夫。古时常以姓加公作为对人的尊称。
  • 雪壁霜枝:像雪一样的墙壁和像霜一样的树枝,这里形容画作中竹子的神韵。
  • 赖得:幸亏。
  • 山斋:山中的书房。

翻译

同夫大醉后还能作画,在我的斋壁上画了一枝枯竹,并且题字说“与吾子高扫尘而去”。我戏答一首绝句:郑公喝得大醉却依然能够作画,那雪壁上的霜枝故而神韵非凡。幸亏这山斋清幽如水,即便没有竹叶也自然没有灰尘。

赏析

这首诗围绕同夫醉酒作画一事展开。首句“郑公大醉仍能画”,突出了同夫的高超技艺和不凡才情,即使在醉酒的状态下,仍能创作出有神韵的作品。“雪壁霜枝故有神”进一步描绘了画作中竹子的独特魅力,以“雪壁”和“霜枝”的形象来烘托竹子的神韵。后两句则从画作的环境——山斋入手,“赖得山斋清似水”表达了山斋的清幽,为画作增添了一份宁静的氛围,“不妨无叶自无尘”则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味,暗示着在这样清净的环境中,即使没有竹叶,也自然没有尘埃的纷扰,同时也可能蕴含着作者对一种纯净、无染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通过对同夫作画和山斋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和精神追求。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