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关山

陇云低合水分流,羌笛高吹月满楼。 乍客关山生远梦,自怜旌节到边州。 雪消长坂黄昏度,水浸幽汀绿草抽。 闻说此方泉作酒,宁将驻马劝箜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陇云:指陇山(今甘肃一带)上空的云。
  • 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常用于边塞诗中,象征边疆的荒凉和思乡之情。
  • 旌节:古代官员出使或镇守边疆时所持的标志,这里指诗人自己。
  • 长坂:长长的斜坡。
  • 幽汀:幽静的水边平地。
  • 箜篌: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形状似竖琴。

翻译

陇山上的云低垂,水流分叉,羌笛声高亢,月光洒满楼台。 初次客居关山,梦见远方,自怜身负旌节来到边州。 雪已消融,黄昏时跨过长坂,水边幽静的平地上绿草抽芽。 听说这里的泉水能酿成酒,宁愿停下马,劝人弹奏箜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思乡之情。诗中,“陇云”、“羌笛”、“旌节”等词语,都带有浓厚的边塞特色,表达了诗人在边疆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宁静与生机,同时“闻说此方泉作酒,宁将驻马劝箜篌”则透露出诗人对边塞生活的适应与豁达,体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态度。

赵贞吉

明四川内江人,字孟静,号大洲。以博洽闻,最善王守仁学。文章雄快。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俺答薄京城,大言不可订城下之盟,当宣谕诸将,监督力战。贞吉合帝旨,立擢左谕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为严嵩所中伤,廷杖谪官。后累迁至户部侍郎,复忤嵩夺职。隆庆初起官,历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颇思改弦易辙,而与高拱不协,遂乞休归。卒谥文肃。有《文肃集》。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