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日刘觐国携生鱼过小署对酌赋

床头斗酒为君留,良夜烹鲜小院幽。 弹铗久无堂下客,持竿空忆海边舟。 乡心遥对青门月,时序还同赤壁秋。 莫道银鳞空玉碗,折葵烧笋足赓酬。
拼音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元:指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民间有祭祖、放河灯等习俗。
  • 觐国:人名,即刘觐国。
  • 小署:小官署,此处指作者的住所。
  • 斗酒:一斗酒,形容酒量或酒的量词。
  • 烹鲜:烹饪鱼类,此处指刘觐国带来的生鱼。
  • 弹铗:弹剑,比喻怀才不遇。铗(jiá),剑柄。
  • 堂下客:指门客,古代贵族家中的食客。
  • 持竿:拿着钓鱼竿,比喻隐居或闲适的生活。
  • 青门:古代长安城东门之一,此处泛指故乡。
  • 时序:时节,季节。
  • 赤壁:地名,位于今湖北省,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地,此处泛指秋天。
  • 银鳞:指鱼,因其鳞片闪光如银。
  • 折葵:折断葵菜,指简单的农家菜。
  • 烧笋:烹饪竹笋。
  • 赓酬:继续酬答,指继续饮酒作诗。

翻译

床头的斗酒为你留着,美好的夜晚在小院里烹煮新鲜的鱼。 我久已无心弹剑,堂下已无宾客,只能空自回忆海边垂钓的舟。 遥望故乡的月亮,时节如同赤壁的秋。 不要说银鳞鱼只在玉碗中虚幻,折葵烧笋足以继续我们的酒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元节夜晚,诗人与友人刘觐国在小院中对酌的情景。诗中,“弹铗久无堂下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持竿空忆海边舟”则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月和秋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节变迁的感慨。最后,诗人以“折葵烧笋足赓酬”作结,展现了即使简朴的农家菜肴也能满足继续饮酒作诗的雅兴,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