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黄门述哀

晨驾出郊坰,松柏夹广路。 之子归穷壤,荏苒岁云暮。 殡宫何萧萧,宿草承朝露。 生存处重闺,死丧扃泉户。 仪容永乖隔,僶相成今故。 明月照房栊,虚想成昏瞀。 游魂怨何之,礼渐沿迁祔。 劳生鬓易华,疢疾心如痼。 彭殇无两岐,贤圣莫能度。 掩袂哭蓍簪,回车怜踦屦。 击缶岂人情,洒翰抒哀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郊坰(jiāo jiōng):郊外。
  • 荏苒(rěn rǎn):时间渐渐过去。
  • 殡宫(bìn gōng):停放灵柩的宫室。
  • 宿草(sù cǎo):隔年的草。
  • 扃泉户(jiōng quán hù):关闭的墓门。
  • 僶相(mǐn xiàng):勉力相从。
  • 昏瞀(hūn mào):昏暗不明。
  • 迁祔(qiān fù):迁葬。
  • 疢疾(chèn jí):疾病。
  • 彭殇(péng shāng):彭祖和殇子,指长寿和短命。
  • 蓍簪(shī zān):用蓍草做的簪子,比喻旧物。
  • 踦屦(qī jù):破旧的鞋子。
  • 击缶(jī fǒu):敲击瓦器,古代的一种乐器。
  • 哀愫(āi sù):哀思。

翻译

清晨驾车出了郊外,松柏夹道,广路两旁。 那人归于贫瘠的土壤,时间渐渐流逝,已是岁末。 停放灵柩的宫室多么萧瑟,隔年的草上承接着朝露。 生时居住在深闺之中,死后墓门紧闭。 永远隔绝了他的容颜,勉力相从成了今昔的分别。 明月照耀着房中的窗户,虚幻的想象成了昏暗不明。 游荡的魂魄怨恨何去,礼仪逐渐随着迁葬而改变。 劳碌的生活使鬓发容易花白,疾病如同心中的痼疾。 长寿和短命没有两样,贤人和圣人也难以超越。 掩面哭泣着旧物,回车怜惜着破旧的鞋子。 敲击瓦器岂是人的情感,挥笔抒发哀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驾车出郊,目睹松柏夹道、殡宫萧瑟的景象,抒发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诗中通过“殡宫何萧萧”、“宿草承朝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后文通过对生死、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旧物和破旧鞋子的怜惜,进一步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死、时光的深刻思考。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