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谢公墩
景阳楼阁倚高峰,珠翠帘前列几重。
狎客彩毫留夜月,妖姬丽曲乱晨钟。
春归树老庭花落,运去龙沈野井封。
自古登临多感慨,懒寻残碣问遗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濒 (bīn):临近,接近。
- 金陵:南京的古称。
- 词客:指诗人或文人。
- 分赋:分别作诗。
- 都下:指京城。
- 名胜:著名的风景地。
- 傅之丹青:用绘画来表现。
- 行色:出行的气氛或景象。
- 技痒:形容有技艺想要施展的冲动。
- 谢公墩:地名,位于南京。
- 景阳楼:南京的一处名胜。
- 珠翠:指华丽的装饰。
- 狎客:指陪伴游玩的人。
- 彩毫:彩色的笔,指诗人的笔。
- 妖姬:美丽的女子。
- 丽曲:美妙的音乐。
- 晨钟:早晨的钟声。
- 运去:指时运过去。
- 龙沈:指井中龙的传说,象征着衰败。
- 野井封:荒废的井被封。
- 残碣:残破的石碑。
- 遗踪:遗留下来的痕迹。
翻译
景阳楼依傍着高峰而建,楼阁前华丽的帘幕重重叠叠。陪伴游玩的文人留下了夜月的诗篇,美丽的女子唱着动听的歌曲,扰乱了清晨的钟声。春天过去,庭院中的花儿也凋落了,时运不济,象征着衰败的井中龙也被封存。自古以来,登高望远总是让人感慨万千,我懒得去寻找那些残破的石碑,询问过去的遗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京谢公墩景阳楼的昔日繁华与现今的衰败,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诗中“狎客彩毫留夜月,妖姬丽曲乱晨钟”一句,既展现了过去的繁华景象,也暗示了这种繁华的短暂与虚幻。后两句“春归树老庭花落,运去龙沈野井封”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象征时代的更迭和人事的沧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