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体畏寒仲夏之月纩衣未舍一雨初霁欣然就曝檐下时逢饥岁百忧入怀俯仰候物率尔咏言四首
人生皆有化,在昔固皆然。
此形本所无,安得冀常坚。
览彼架上书,陈久古圣贤。
不复睹其人,千载把遗编。
内有膏梁子,声迹俱寥然。
嗟我苦节士,饥劬想当年。
有道不获申,无由扣苍天。
赖此不朽名,可以慰黄泉。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纩衣:指棉衣。
- 初霁:雨后初晴。
- 就曝:晒太阳。
- 饥岁:饥荒的年份。
- 百忧:各种忧虑。
-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时间的短暂。
- 率尔:随意地。
- 化:变化,变迁。
- 冀:希望。
- 膏梁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声迹:名声和事迹。
- 寥然:稀少,不显著。
- 苦节士:指坚守节操的贫苦士人。
- 饥劬:饥饿和劳苦。
- 有道:有道德,有才能。
- 扣苍天:向天祈求,表达无奈和渴望。
- 不朽名:永恒的名声。
- 黄泉:指死后世界。
翻译
人生中的一切都是变化的,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我们的身体原本就不存在,怎能期望它永远坚固。 看着架上的古书,记载着古代圣贤的事迹。 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了,但千年后我们仍能阅读他们的遗作。 有些富贵人家的子弟,他们的名声和事迹却鲜为人知。 而我这个苦守节操的士人,回想起当年的饥饿和劳苦。 虽然有道德和才能,却无法得到施展,无法向天祈求。 幸好有这永恒的名声,可以在死后得到慰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坚守节操的自我肯定。诗中,作者通过对古代圣贤和富贵子弟的对比,突出了自己的苦节和不易。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永恒名声的渴望,认为这是对生前苦难的一种慰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
黄省曾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水调歌头 其二 赠维扬夏中玉 》 —— [ 宋 ] 杨冠卿
- 《 道光壬午五月自曹镇任奉命致仕返黔俶装将行赋长句四章敬以纪恩兼用志别 》 —— [ 清 ] 刘清
- 《 次韵广东芮漕时闻其部中寇退而湖湘之民方避地来此 》 —— [ 宋 ] 周必大
- 《 仲夏闲居 》 —— [ 明 ] 居节
- 《 甲子岁夏五月自长沙抵醴陵贵就深僻以便疏慵由道林之南步步胜绝去绿口分东入南小江山水益秀村篱之次忽见紫薇花因思玉堂及西掖厅前皆植是花遂赋诗四韵聊寄知心 》 —— [ 唐 ] 韩偓
- 《 弘治辛酉夏五月省元杜廷陈氏卧病旅邸予往问焉至则死矣逾四年其兄廷献会予京师言及泣数行下且谓不可无诗以哭其弟也追忆往事为补此篇 》 —— [ 明 ] 边贡
- 《 和宗室送菊 》 —— [ 明 ] 黄公辅
- 《 夏中杂兴六首 》 —— [ 宋 ] 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