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忆马立斋李后溪

· 谢榛
落落商歌日几回,世情聊把菊花杯。 斜阳又下岭西去,候雁还从天北来。 宋玉此怀谁与会,虞卿异代自同哀。 长安有客深知己,潦倒渐非献赋才。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落落:形容孤独、不遇合。读音:(luò luò)
  • 商歌:悲凉的歌。
  • :姑且,暂且。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的作品多有悲秋、感怀身世之意。
  • 虞卿: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谋臣,因不得志而离开赵国,著有《虞氏春秋》。他的遭遇常被用来表达怀才不遇的感慨。

翻译

我独自唱着悲凉的歌,已经有好几次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也只能暂且借菊花酒来排解。斜阳又向西边的山岭落下,等候季节迁徙的大雁从北方飞来。我像宋玉一样满怀愁绪,可谁能理解呢?我和虞卿虽处于不同时代,却都有着同样的悲哀。在长安有一位深知我心的朋友,然而我如今穷困潦倒,渐渐不再有当年向君王献上赋文的才华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暮秋时节的景象,如斜阳西下、候雁北来,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苦闷的心境。诗中借宋玉和虞卿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哀的情感。同时,诗人提到长安有知己,却又感慨自己潦倒不再有当年的才华,这种矛盾的心理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忧愁和对命运的感慨。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