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

· 蓝仁
慕荣非素心,在野甘自晦。 泉分九井注,门掩千峰对。 犬吠秋草根,鹤鸣白云外。 茅檐有浊醪,田翁夜相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素心:本心;心地纯洁。
  • 在野:原指不在朝为官,后也指不当政。这里指居于乡野之中。(读音:zài yě)
  • :隐藏。
  • (láo):浊酒。

翻译

我并非羡慕荣华富贵,那并非我的本心,甘愿在乡野之中过着隐居的生活,隐藏自己。 泉水从九个井口分别注入,家门掩映着千座山峰相对而立。 秋草的根部传来犬吠之声,白云之外有仙鹤鸣叫。 茅檐之下有浑浊的美酒,夜晚与田间的老翁相聚相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乡野之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诗的开头表达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不羡慕,以及对乡野隐居生活的喜爱和追求,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心境。“泉分九井注,门掩千峰对”描绘了乡野的自然景色,泉水流淌、山峰环绕,展现出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犬吠秋草根,鹤鸣白云外”通过犬吠和鹤鸣,增添了乡野生活的生机和野趣。最后“茅檐有浊醪,田翁夜相会”则表现了诗人与乡野之人的交往,享受着朴素而真挚的人际关系。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乡野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