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居用八弟鹄举诗韵聊述

· 张羽
幽居底事动长歌,老大心知感逝波。 花外枯桑争日永,镜中华发逗春多。 薄田绕舍差宜黍,小径缘村漫掩莎。 何处冥鸿飞正远,更看鸾凤竞巢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底事:何事,什么事。
  • 长歌:长篇的诗歌。
  • 逝波:比喻流逝的光阴。
  • 争日永:争着享受长日。
  • 华发:白发。
  • 逗春多:在春天显得特别多。
  • 薄田:贫瘠的田地。
  • 绕舍:围绕着房屋。
  • 差宜黍:勉强适合种植黍子。
  • 小径:小路。
  • 缘村:沿着村庄。
  • 漫掩莎:随意覆盖着莎草。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高远的志向。
  • 鸾凤:凤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竞巢阿:争相在阿房宫筑巢,比喻争相追求高远的目标。

翻译

我为何要长歌一曲,感叹时光如流水般逝去。 花外的枯桑树在长日中争相生长,镜中的白发在春天显得特别多。 贫瘠的田地围绕着房屋,勉强适合种植黍子,小路沿着村庄,随意覆盖着莎草。 何处的高飞鸿雁正飞向远方,再看那凤凰争相在阿房宫筑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乡居生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逝波”一词巧妙地比喻了时间的无情,而“华发逗春多”则进一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来对比人生的衰老。后两句通过对田园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结尾的“冥鸿”与“鸾凤”则寄托了诗人对高远志向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