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将军篆书拓本歌

· 张羽
余将军,守舒州。舒州之城大如砺,长江西来绕城流。 贼船如云压城破,将军提剑城头坐。剑未动,虏已奔,鲸鲵蔽江江为浑。 孤军六年二百战,王师不来城自存。无兵犹足战,无食安可支? 岂无爱妾与爱马,杀之不解壮士饥。力尽矢竭将奚为? 仓皇絺舌骂不已。义士千人同日死,只今还有尽忠池,碧血清泠化为水。 将军持节东州时,作此篆书形崛奇。妙墨已随神物化,好事当时临得之。 虽非其真意独在,垂金屈玉蟠蛟螭。我拜重是忠臣迹,秦相虽古其人非。 呜呼!将军此书配者谁?请君摩取浯溪石上中兴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篆书:古代的一种字体,笔画曲折,形似篆刻。
  • 拓本:将碑刻、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案拓印下来的纸本。
  • 舒州:地名,今安徽省安庆市一带。
  • :磨刀石,这里形容城墙坚固。
  • :古代对敌人的蔑称。
  • 鲸鲵:古代传说中的大鱼,比喻敌人。
  • 蟠蛟螭: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形容篆书的笔画曲折有力。
  • 持节:古代官员持有符节,代表皇帝行使权力。
  • 浯溪:地名,在今湖南省祁阳县,有著名的浯溪碑林。
  • 中兴碑:指记载国家复兴事迹的碑文。

翻译

余将军,镇守舒州。舒州城墙坚固如磨刀石,长江自西而来,环绕城流。 敌船如云,城破之时,将军持剑坐镇城头。剑未出鞘,敌人已逃,大鱼般的敌人遮蔽江面,江水因此浑浊。 孤军奋战六年,历经二百战,王师未至,城池自保。无兵尚能战,无食如何支撑? 将军岂无爱妾与爱马,杀之不解壮士之饥。力尽箭尽,将何去何从? 仓皇中,将军咬舌痛骂不已。义士千人同日殉国,如今仍有尽忠池,碧血清泠化为水。 将军持节东州时,作此篆书,形体崛奇。妙墨已随神物化,好事者当时临摹得之。 虽非真迹,意蕴犹在,笔画如金屈玉,蟠蛟螭般有力。我拜此忠臣之迹,秦相虽古,其人非同。 呜呼!将军此书,谁能匹敌?请君摩取浯溪石上中兴碑,与之相配。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余将军的英勇与忠诚,通过描绘其在舒州坚守的壮烈场景,展现了将军的坚定意志和不屈精神。诗中“剑未动,虏已奔”等句,生动表现了将军的威武与敌人的畏惧。结尾提到将军的篆书,将其与浯溪的中兴碑相提并论,意在强调将军的书法与其忠诚事迹同样值得后人铭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忠臣烈士的崇敬之情。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