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稷山王簿兼寄谢山人

武安王生谢公侣,逢人每道四溟子。 经笥曾携隆虑山,褐衣傲睨长安市。 同时淮上有吴生,苕霅为丞色不喜。 王生作簿向稷山,大笑各行其志耳。 稷山远在汾河西,太岳中条与绛齐。 保障茧丝堪一试,凤鸾枳棘且安栖。 王生禄米薄升斗,醉后谢公诗满口。 车行上党近青天,先访谢公一携手。 何门今曳邹阳裾,当垆岂卖临邛酒。 高歌但拥如花人,刀环昨寄漳南否。 欧生海上欲归时,停云为道最相思。 绛帖紫参难远致,秋鸿须寄谢公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武安:地名,今河北省武安市。
  • 王生:指诗中的王簿,即王姓的县簿。
  • 谢公:指谢山人,即谢姓的隐士。
  • 四溟子:指四海之内的人,泛指各地的人。
  • 经笥:指装书的箱子,比喻学问渊博。
  • 隆虑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褐衣:指贫贱之人穿的衣服。
  • 傲睨:傲慢地看待。
  • 长安市:指古代的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
  • 淮上:指淮河流域。
  • 吴生:指吴姓的人。
  • 苕霅: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稷山:地名,今山西省稷山县。
  • 汾河:河流名,流经山西省。
  • 太岳:山名,指太岳山,位于山西省。
  • 中条:山名,指中条山,位于山西省。
  • :地名,今山西省绛县。
  • 保障茧丝:指保障地方安宁,如茧丝般细致。
  • 凤鸾枳棘:比喻贤才处于不利的环境。
  • 禄米:指官员的俸禄。
  • 上党:地名,今山西省长治市。
  • 邹阳裾:指邹阳的衣襟,比喻追随贤人。
  • 当垆:指在酒店卖酒。
  • 临邛酒:指古代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市)出产的酒。
  • 如花人:指美丽的女子。
  • 刀环:指刀柄上的环,比喻归乡。
  • 漳南: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欧生:指诗人自己。
  • 停云:指停留的云,比喻思念之情。
  • 绛帖:指红色的帖子,用于书写。
  • 紫参:一种药材。
  • 秋鸿:指秋天的雁,比喻书信。

翻译

武安的王生是谢公的伴侣,逢人便提及四海之内的人。他曾携带着装满书的箱子,从隆虑山而来,穿着贫贱之人的衣服,傲慢地看待长安城的市场。同时,淮上有一位吴生,在苕霅担任县丞,却不喜欢那里的环境。王生前往稷山担任县簿,大笑说各自追求自己的志向罢了。稷山远在汾河以西,太岳山和中条山与绛县齐名。保障地方安宁,如茧丝般细致,贤才虽处于不利的环境,且安心栖息。王生的俸禄微薄,醉后却满口谢公的诗。车行至上党,近似青天,先去拜访谢公,一同步行。如今追随哪位贤人,是否在酒店卖酒?高歌时拥着美丽的女子,昨日是否寄出了归乡的信?欧生在海上欲归时,停云表达最深的思念。绛帖和紫参难以远送,秋鸿须寄谢公的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王生和谢公的友情,以及王生赴任稷山的情景。通过对王生和谢公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志向和境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知识,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整体语言风格含蓄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归乡的渴望。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