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六首

东登泰山上,下有沧海流。 晞发餐日精,一望麟凤洲。 渺渺三神山,宫阙如云浮。 虞巡柴岱宗,肆觐东诸侯。 登封七十家,升中乃射牛。 燕齐扼腕谈,入海多宿留。 安期不可遇,羡门不可求。 肃然与石闾,日月今千秋。 吾将仍羽人,乘蹻于丹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晞发:晒干头发,这里指在阳光下沐浴。
  • 麟凤洲:传说中的仙境,比喻美好的地方。
  • 三神山:古代传说中的三座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 虞巡:古代帝王巡视。
  • 柴岱宗:指泰山。
  • 肆觐:广泛接见。
  • 登封:登山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仪式。
  • 升中:升天成仙。
  • 射牛: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一种。
  • 扼腕:形容激动或愤慨。
  • 安期:指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
  • 羡门:指羡门高,传说中的仙人。
  • 肃然:指肃然山,传说中的仙山。
  • 石闾:指石闾山,传说中的仙山。
  • 羽人:指仙人。
  • 乘蹻:乘云飞行。
  • 丹丘:传说中的仙境。

翻译

我登上东方的泰山,下面是浩瀚的沧海在流淌。 在阳光下沐浴,远远望去,那是一个如仙境般美好的地方。 遥远的三座神山,宫殿如同云彩般飘浮。 古代帝王巡视泰山,广泛接见东方的诸侯。 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有七十家参与,升天成仙后进行射牛仪式。 燕齐之地的人们激动地谈论,许多人入海停留。 安期生不可遇,羡门高不可求。 肃然山与石闾山,日月已经历了千年。 我将要追随仙人,乘云飞行到那仙境丹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泰山,远望沧海和传说中的仙境,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古代帝王封禅仪式的想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元素,如三神山、安期生、羡门高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氛围。通过对古代帝王封禅仪式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仙境的无限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对仙境的憧憬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