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过任山甫不遇

任昉诗谁似,风流大郡僚。 贡金同九牧,鸣佩已三朝。 岁暮家炊桂,天涯客颂椒。 寻君不可见,羸马玉河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任昉:南朝梁文学家,此处指任山甫。
  • 风流:此处指文采风流,才华横溢。
  • 大郡僚:指在地方上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
  • 贡金同九牧:九牧,古代中国九州之长,此处指各地官员。贡金,指向朝廷进贡的黄金,比喻任山甫的才华和地位。
  • 鸣佩已三朝:鸣佩,古代官员上朝时佩带的玉佩发出的声音,象征着官员的身份。三朝,指连续经历了三个朝代。
  • 岁暮家炊桂:岁暮,年末。炊桂,比喻生活贫困,典出《战国策》,意指因贫穷而不得不烧桂枝做饭。
  • 天涯客颂椒:天涯客,指远离家乡的游子。颂椒,古代有在年末用椒酒祭祀祖先的习俗,此处指游子思念家乡和亲人。
  • 羸马玉河桥:羸马,瘦弱的马。玉河桥,指京城中的桥,此处指诗人孤独地站在桥上,思念任山甫。

翻译

任山甫的诗才无人能比,他在地方上担任重要职务,才华横溢。他的才华和地位如同各地官员向朝廷进贡的黄金,他已经连续经历了三个朝代,身份显赫。年末时,他的生活虽然贫困,但远离家乡的游子依然思念着家乡和亲人。我来到这里寻找他却未能相见,只能孤独地站在京城的桥上,骑着瘦弱的马,心中充满了思念。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任山甫的才华和地位,以及诗人在年末寻找他却未能相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任山甫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贡金同九牧”、“岁暮家炊桂”、“天涯客颂椒”等,既展现了任山甫的卓越才华和显赫地位,又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怀人之作。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