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而望远海赠梁岳
登高丘,望远海,冥冥海风生白波,十丈汹涌冰嵯峨。
有似瞿唐下三峡,篙工舟子不敢过。是时严冬十一月,雨霜吹作燕山雪。
四野苍茫鸿雁饥,枯树半死木叶脱。嗟君萧飒风沙颜,冒寒苦欲趣入关。
云涛不见西洲渡,咫尺那分北郭山。君不见披发之翁狂渡河,其妻止之徒咨嗟。
家中餔麋尚可住,君今欲渡将如何。请君登高丘,与君望远海,一曲箜篌至今在。
长风破浪岂无时,万斛之舟且须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丘:指高高的山丘。
- 远海:指遥远的海域。
- 冥冥:形容深远。
- 冰嵯峨:形容冰块高耸。
- 瞿唐:指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
- 篙工舟子:指船夫。
- 严冬:指寒冷的冬天。
- 燕山雪:指燕山地区的雪。
- 鸿雁饥:指大雁因饥饿而显得憔悴。
- 萧飒:形容风声。
- 风沙颜:指因风沙而显得憔悴的面容。
- 冒寒:指不顾寒冷。
- 趣入关:指急忙进入关隘。
- 西洲渡:指西洲的渡口。
- 北郭山:指北边的山。
- 披发之翁:指头发散乱的老人。
- 狂渡河:指疯狂地渡河。
- 止之:阻止他。
- 咨嗟:叹息。
- 餔麋:指吃粥。
- 箜篌:一种古代的弦乐器。
- 长风破浪:比喻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 万斛之舟:指大船。
翻译
登上高高的山丘,眺望遥远的海域,深邃的海风掀起白色的波浪,十丈高的冰块汹涌澎湃。这景象就像瞿塘峡下三峡,船夫们都不敢轻易通过。此时正是严冬十一月,雨霜吹成了燕山上的雪。四野苍茫,大雁因饥饿而显得憔悴,枯树半死,树叶脱落。叹息你那因风沙而显得憔悴的面容,不顾寒冷急忙想要进入关隘。云涛中看不见西洲的渡口,咫尺之间却分隔了北边的山。你不见那头发散乱的老人疯狂地渡河,他的妻子阻止他,只能叹息。家中吃粥尚可居住,你如今想要渡河将如何是好。请你登上高高的山丘,与我一同眺望遥远的海域,一曲箜篌至今仍在。长风破浪岂无时机,大船且须等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冒险的向往。诗中,“登高丘,望远海”等句,直接展现了诗人登高远望的场景。通过对海浪和冰块的描绘,如“冥冥海风生白波”和“十丈汹涌冰嵯峨”,诗人营造了一种壮阔和动荡的氛围。最后,“长风破浪岂无时,万斛之舟且须待”等句,表达了诗人对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信心和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