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蜀送泸州守亲家何君德言秩升致政东还五首

· 苏葵
乞归翻荷圣恩深,四品名衔带转金。 白首解完和氏璧,青天应信赵公琴。 人人鲍老张长袖,个个渔郎笑直针。 摆谢诗流浑不顾,远从三径盍朋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寓蜀:在蜀地居住。“蜀”(shǔ),四川的古称。
  • 泸州守:泸州的地方长官。“泸”(lú)。
  • 亲家何君德言秩升致政东还:亲家何君德言官职得到提升,辞官归乡向东而去。“秩升”,官职提升。“致政”,交还官职,即退休。
  • :承蒙,承受。
  • 四品名衔带转金:获得四品的官衔,腰带也换成了金带。
  • 和氏璧:这里指圆满地完成了一项任务或解决了一个难题。
  • 赵公琴:表示像赵公弹的琴音一样,清正廉明,受到人们的信任。
  • 鲍老:古代戏剧中的角色,这里指善于舞蹈的人。
  • 长袖:此处借指善于逢迎的手段。
  • 渔郎:打鱼的人,这里可能指保持本真、不谙世事的人。
  • 直针:可能指正直、坦率的行为。
  • 三径:隐士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代指退隐的地方。
  • 盍朋簪:何不聚会。“盍”(hé),何不。“簪”(zān),聚会。

翻译

请求辞官归乡,反而承蒙圣上的深厚恩情,获得了四品的官衔,腰带也换成了金带。 直到白头才圆满地解决了难题,像和氏璧得以完璧归赵,在青天之下应该相信如赵公弹琴般的清正廉明。 人人都像鲍老那样善于长袖善舞,而个个打鱼人嘲笑那种逢迎的手段和不正直的行为。 摆脱谢绝诗人们的应酬,全然不顾,远远地从退隐之地出发,何不与朋友相聚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给泸州守亲家何君德言的,诗中表达了何君德言官职提升后辞官归乡的事情。诗的前两句写何君德言得到圣上恩赐,官衔提升,体现了皇恩浩荡。“白首解完和氏璧,青天应信赵公琴”这两句,用和氏璧的圆满解决和赵公琴的清正廉明来赞扬何君德言的能力和品德。接下来,诗中通过“人人鲍老张长袖,个个渔郎笑直针”的对比,讽刺了那些善于逢迎的人和那些保持本真的人之间的差异。最后两句“摆谢诗流浑不顾,远从三径盍朋簪”,则表达了何君德言摆脱尘世的应酬,追求与朋友相聚的退隐生活的愿望。整首诗既有对何君德言的赞扬,也有对世态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退隐生活的向往,意境深远,寓意丰富。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