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 倚剑:倚靠宝剑,形容英勇。
- 故里题桥:在故乡的桥上题字,表示对家乡的眷恋。
- 载笔过:带着笔经过,指文人出行。
- 百二山河:形容国土辽阔。
- 磐石:比喻稳固不动。
- 三千溟海:形容海洋广阔无边。
- 积风多:积聚的风力强大。
- 昼锦:指白天穿着锦衣,比喻显贵。
- 分矢:分配箭矢,比喻分担责任。
- 无衣:《诗经》中的一篇,表达战士无衣可穿,却仍愿为国家战斗。
- 激枕戈:激起枕戈待旦的斗志。
- 当宁:指皇帝。
- 筹笾(chóu biān):筹划国家大事。
- 仄席:侧坐,表示忧虑。
- 邺侯:指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实际统治者。
- 勋业:功勋和业绩。
- 蹉跎(cuō tuó):虚度光阴,无所作为。
翻译
崆峒山上倚剑的英姿如何,故乡的桥上题字带着笔经过。 国土辽阔如磐石般稳固,海洋广阔积聚了强大的风力。 不愿在白天穿着锦衣先分担责任,却愿赋诗《无衣》激发枕戈待旦的斗志。 皇帝正在筹划国家大事,侧坐忧虑,邺侯曹操的功勋业绩怎能虚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和对英勇斗志的赞美。通过“崆峒倚剑”和“故里题桥”等意象,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家乡的深情。诗中“百二山河磐石重”和“三千溟海积风多”等句,以壮阔的自然景象比喻国家的稳固和海洋的广阔,表达了对国家强大的期盼。后两句则通过“无衣”和“激枕戈”等典故,强调了即使条件艰苦也要奋发向前的决心。最后提到皇帝和邺侯,表达了对国家领导者的期望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