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钟牙缅邈别家惭,试向瑶琴古调参。 怀友经春哦渭北,教儿当日笑城南。 梦中蝴蝶花光湿,池里蟾蜍墨雾含。 只鹤畸人形共影,故应待我鼎为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钟牙:钟子期和俞伯牙,古代著名的琴师和知音。这里比喻知音难寻。
  • 缅邈:遥远。
  • 瑶琴:美玉装饰的琴,泛指精美的琴。
  • 古调:古代的曲调,这里指高雅的音乐。
  • :吟咏。
  • 渭北:渭水以北,这里指诗人的朋友所在的地方。
  • 城南:城墙以南,这里指诗人自己所在的地方。
  • 梦中蝴蝶:出自庄周梦蝶的典故,比喻虚幻的事物。
  • 花光:花影,花的光彩。
  • 池里蟾蜍:指月亮,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
  • 墨雾:比喻书法或绘画的墨迹。
  • 只鹤畸人:孤独的鹤和特立独行的人,比喻高洁或孤独的人。
  • 形共影:形影不离,形容关系密切。
  • 鼎为三:鼎有三足,比喻三者并立或合作。

翻译

钟子期和俞伯牙的知音之交已成遥远往事,我离开家乡感到愧疚,试着用瑶琴弹奏古调来表达我的心意。春天里,我怀念朋友,在渭北吟咏,而教儿读书时,我却在城南笑谈。梦中,蝴蝶在花影中飞舞,池中的蟾蜍仿佛含着墨雾。孤独的鹤和特立独行的人,他们的形影不离,故此,我期待着与你成为鼎足而三的知音。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知音的渴望。诗中运用了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典故,以及庄周梦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高雅艺术和精神交流的向往。通过“瑶琴古调”、“梦中蝴蝶”等意象,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世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音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