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螺六命册

日月旂常姓字悬,铙歌凯曲舞衣前。 师行长子标铜柱,帝念封君此渭川。 摩顶麒麟堪入画,盟书带砺永相传。 上公九命君家事,次第承恩巳六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旂常:古代旗帜的一种,这里指代官职或荣誉。
  • 铙歌: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这里指代军乐。
  • 凯曲:胜利的乐曲。
  • 行子:行军中的将领。
  • 标铜柱:古代立铜柱作为边界标志,这里指代功勋卓著。
  • 封君:古代对有功之臣的封赏。
  • 渭川:地名,这里指代封地。
  • 摩顶麒麟:指画像或雕塑中的麒麟,象征吉祥和尊贵。
  • 盟书带砺:指盟约和誓言,带砺指誓言坚固如带石。
  • 上公九命:古代官职等级,九命为最高等级。
  • 次第承恩:依次接受恩宠。

翻译

日月照耀着荣誉的旗帜,名字高悬,铙歌和凯旋的乐曲在舞衣前奏响。 行军中的将领在边界立下铜柱,标志着卓越的功勋,皇帝念及封赏,将渭川之地赐予。 画像中的麒麟摩顶,象征着吉祥和尊贵,盟约和誓言坚固如石,代代相传。 家族中已有人获得最高的九命官职,依次接受皇恩,已有六篇记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及其家族的荣耀。通过“日月旂常”、“铙歌凯曲”等意象,展现了将领的威严和胜利的喜悦。诗中“标铜柱”、“封君此渭川”等句,体现了将领的功绩和皇帝的赏识。最后,“上公九命”、“次第承恩”等词句,强调了家族的尊贵和连续的荣耀,表达了对家族辉煌历史的赞美和自豪。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